去甘肃天水品尝一碗麻辣烫,去呼伦贝尔体验草原骑射,去苏州古镇感受小桥流水人家……8月份,暑期出行进入高峰期,全国各地的文化、旅游等消费市场活力十足,各类毕业游、研学游、亲子游、避暑游掀起消费新热潮,文旅市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夏日图景。
1. 抢占行业先机:通过期货配资股票,投资者可以利用杠杆来增加投资规模,从而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的机会,实现快速获利。
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,2024年上半年,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.73万亿元,同比增长19.0%。
居民的旅游消费能力与经济状况、消费观念等因素息息相关,旅游消费能力的提升是消费潜力释放的体现,也反映出消费者消费信心、消费意愿的恢复及其对多元消费、品质消费的追求。
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: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4年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,扣除价格因素,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5.3%;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601元,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.7%。
无论是“冰雪经济”“养生经济”,还是“暑期经济”“周末经济”,突出多样性和活力的各类服务消费场景正在成为扩大内需、激活消费的新动力(300152)。
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,减少限制性措施,合理增加公共消费,积极推进首发经济。
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,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,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、促消费,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,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,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,支持文旅、养老、育幼、家政等消费。
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,释放服务消费潜力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、多样化、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,消费金融作为促消费的“润滑剂”,该如何更好发挥作用?
从供需两端着手,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。消费金融的核心功能之一在于为消费者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,激发消费者因资金不足而抑制的消费需求。
面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、个性化消费需求,消费金融机构需要不断优化信贷政策,提高审批效率,确保资金能够精准、高效地投放至消费市场。通过增加信贷额度、灵活还款期限、调整利率水平等措施,降低消费者的融资成本和门槛,使更多群体能够在更多细分场景中获得便捷、实惠的金融服务。同时,当前居民的消费模式已迈向商品与服务消费并驾齐驱的新阶段,消费金融机构需要创新消费场景、持续优化消费环境、拓展消费空间,以激发并培育多元化的消费新热点。
在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的同时,消费金融机构还要严守合规底线原油期货配资平台,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明确,紧盯人民群众关切,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。消费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扛好金融机构主体责任,将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纳入公司治理、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中统筹规划;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,确保消费者在享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,得到充分的信息披露、公平的交易条件和有效的纠纷解决途径,为消费扩容升级守好安全关。